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当蛤蟆一开始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时,如果你站在苍鹭的角度会怎样呢?我想我后面可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倾听他人的叙述,然后尽可能的让他补全自己经历的细节,一步步的带着他正事自己的感受。不要提建议,因为提建议就相当于是用命令的口吻让他人去做事,所以需要引导他人自己去想办法,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最讨厌他人给建议。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别人的批判始终是别人站在外界(外我)的状态来审视自己的,而当我们自己去批判自己的时候,那么这种情况就是别人联合“我”去批判自己,很显然蛤蟆就是这样一种人,始终认为别人是对的,自己是错的,所以,别人说个什么东西,总会下意识的去批判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很抑郁。我想,是不是所有抑郁的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呢?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只赞同第一句话的,但是,后来我想这句话是站在抑郁患者的角度去说的,所以这句话就很能自洽了。抑郁患者是不是经常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从而越来越焦虑,因而导致病情加重呢?看到后面我想这些人只能自己停止自我批判从而使自己好起来,毕竟最亲近的人也不能代替你自己去克服抑郁,但是可以用自身的正能量去去除患者身上的低能量吧!
爱人先爱己。网上看到了很多对于恋爱、结婚的失败例子,我想之所以失败,大抵是这些人不太会爱惜自己吧。不管是出轨、舔狗、龟男,还是其他什么情况,可能有些绝对,毕竟还有责任感等等其他方面,不过我想,我在这里学到的就是要自爱,我父母做的就是把好吃的给我吃,所以我在对待家人或者好朋友时我会下意识的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这些或许就是
父母自我状态
的一部分吧,所以我有点害怕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如果所遇非人,付出所有到头来却一无所有,再加上我这个又比较重情,害怕一时走不出来。但是我可以设定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或者是在做一些事情时,自己感觉不开心,那么我能做的就是不做这件事或者放弃这段感情,如果一个人让你不自爱,那么这段关系就没必要走下去,与君共勉!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理论是这样的,但是很难弄清自己当下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我当下在职业方面很迷茫,我未来能走到哪一步,可能不到 30 岁就失业了,不会再有 35 危机,而是 30 危机了,那么我现在要做的布局是什么呢?转行还是继续深耕?在程序员这个行业越做感觉自己越发的背离了自己的本心,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想的是能通过自己的代码去写写自己感兴趣的程序,但是现在下了班只想娱乐,完全不想敲代码,那么我该如何真诚地回应自己的需求呢?
抑郁的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
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人本主义: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