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的一点小感发
周日看了柴静的《看见》,视频的话看了上,书的话看了两章,讲真,这本书太泪目了,看视频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心想,或许正是有这样的新闻记者,或许才能让我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很好的国家,虽然不完美,但是也还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被禁掉了,是因为触犯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吗,又或者说这本书里面记录的新闻都是比较负面的?正如她所说的:“新闻没有正面负面一说,只有真伪。”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她只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比较阴暗的事实挖掘出来了,你能说她错吗,不能。她只是将这一事实展示出来了,将这些事实隐藏起来就算解决了吗,不过是把垃圾扫到了床底下,这些人依旧会是一如既往的活着。
初识柴静,还是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放的她的《穹顶之下》,但是河北雾霾异常严重,早起跑操,我们都自嘲是人工除霾剂,虽然现在看来她的论据是错的,但是我当时就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对柴静还是颇有好感的,认为她说出了我的心声。近些年再关注她的时候发现她在国内被禁了,原因褒贬不一。我个人的观点是她很厉害,和谭乔警官一样伟大,他们都是日复一日的记录生活中的苦难,只不过后者抑郁离开他所处的行业了,前者依旧坚持在记者岗位。说真的,我真佩服她,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她的能量也一定非常强大,否则长期浸入在这种氛围中,内心也一定非常折磨吧。只能揭露事实,却无法改变,换做是我的话,我可能真的会疯掉。
看了很多书之后,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会变得谦逊了。看待问题会辩证的去看,任何事情不敢轻易下结论,待人接物也不会很急躁。每个人都是有他自己的观点的,他看待问题一定是从他自身的利益出发的,所以无所谓对与错,正如景睿说的:你选择了你认为重要的事情,恰好我在你眼里并不重要,所以你舍弃了我,我并不能因此而牵怪你什么。突然发现景睿真的好伟大,我还达不到他这么高的高度,还有待修炼。现在想想,其实“厌蠢”这一行为并不完全正确,我们不过是在用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去俯视未知的领域,从而得出结论:这个人好蠢。前段时间,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到浦东和浦西,我说浦东发展的应该比浦西好吧,她用一副很高傲的神情说:浦西比浦东发达多了。说这话的时候她一定觉得我很蠢吧,这么常识的问题都不知道。之前和父母聊天的时候也会时常发脾气,觉得很多话说了好多次还是记不住,心中一股火就会升起来,现在我反而能做的好一些了,有些事情再跟他们说的时候总能心平气和,不会再轻易说自己厌蠢了。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果然真理。其实站在一号的位置去思考柴静这个事情就会觉得他的决定没啥问题(吗?),一个 14 亿人口的国家,内部利益错综复杂,再加上外部势力的虎视眈眈,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有心之人的可乘之机,全是这种很负面的事情,就会让人怀疑能不能当好这个领导了,所以换做别人在这个位置的话,估计也会这样做吧。